第111章 龙文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华夏音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五声调式,也就是传统的五音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。生活里常说的“五音不全”,指的就是这五个音。

包括“1、2、3、5、6”这五个主音,“4”和“7”这两个半音则被称为“偏音”,被称为“清角”和“变宫”,有是有,但并不常用。

五声调式的乐理知识不是人人都懂,但这些旋律已经进了每个华人的记忆深处,只要一听到,就会有种DNA动了的熟悉感。

比如《茉莉花》、《彩云追月》这些民歌,《渔舟唱晚》、《花好月圆》这些中国乐曲,这些旋律不少都是从小听到大。

还有流行音乐里,许嵩和周杰伦的许多中国风作品,因为五声调式的存在,风格都很突出。

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李叔同填词的《送别》,它原本是一首英文歌。

但是因为前几句类似于五声调式,由李叔同重新填词之后,为这首歌赋予了生命力,在华夏大受欢迎,经久不衰。

只要是华夏人,就会唱两句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”

很多人一听这首歌,就觉得是浓浓的中国风,知道它原本改编自一首英文歌后都难以置信,跑去听原版怎么听怎么别扭。

正是因为五声调式的色彩风格太过于突出,流行音乐很少会使用。

包括现在的很多大火的古风神曲,也和中国风关系不大。

还是流行音乐的创作套路,只是伴奏加点民乐,再堆砌辞藻填一些似是而非的词,换汤不换药罢了。

但是《龙文》这首歌不同,前奏一出,即使没有古筝、二胡、竹笛之类的民族乐器,听众也纷纷直呼“DNA动了”、“有那味了”。

就是因为旋律里的五声调式已经足够古色古香。

伴随着前奏的旋律,镜头向近处推移,首先映入眼帘的并不是林夏和方嘉乐。

而是一位青衣女子,端坐在案前,一盏茶碗,妙笔生花地点出花鸟虫鱼、山水人物,仿佛是以茶汤为纸,清水为墨,写意地绘出丹青。

【不明觉厉,有没有大佬科普一下这是在干嘛?】

似乎是预料到观众会有这样的疑问,屏幕上也用字幕交代了这位老师的身份——宋代点茶非遗传承人。

【点茶是什么?就是在茶汤上画画吗?有点像咖啡拉花啊。】

【搞清楚谁先谁后,谁像谁好吧。自己的东西都不知道,现在抹茶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农民有声的历史记忆 都市狂婿 魔女降世,邪帝你别走 奔现当天,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? 休夫带两娃,她靠种田风生水起 云音诀 栀呀,知啊 山村嫂子的秘密 统帅大人又帅又撩人 重生03:我真不是渣男啊 家族败落后,我想躺平了 被夺气运后,她噶了那个穿越女 男主多了也头疼,太女东宫着火了 重生赘婿:给病弱美人总裁冲喜后 瘸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! 最后江湖情 朝堂静悄悄,瓜人在作妖是! 快穿之我又失败了 想与你星辰璀璨 强制攻占